作者:闻亦非
来源:财经色拉(hot-finance)
历经股价暴跌、港媒做空、财务质疑,康美药业迎来了2019年初的第一次重大变革。
1月30号,康美药业对外公布出售子公司资产广发基金。与此同时,公司内部也进行了重大人事调整,各职能部门也经历了大幅调整。无论是出售金融资产,还是内部部门调整,康美药业的核心目标均指向聚焦中医药主业。
在过去的一年里,康美药业由曾经最高1392亿市值一路下跌至不到300亿市值,期间遭遇港媒做空、监管风险升温。不过卸下千亿市值包袱的康美药业,反而更加聚焦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并在未来的长期战略规划中,确定了公司将实现由传统型中医药制造企业向精准服务型中医药大健康企业转型。
如今,康美药业的市盈率已低至医药行业最低,其主营业务中药饮片行业这几年又持续受到政策利好,康美药业只要保持主营业务不变,领军3万亿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将会指日可待,资本市场迟早会给予其公允的市值。
瘦身健体聚焦主业
1月20日,在2018年度总结大会,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马兴田提出了2019年度经营管理指导思想:2019年度,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医药全产业链道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夯实主营业务;着力内涵式发展,加强公司经营管理体系建设和精细化管理,实现公司发展最大合力。
几天以后,康美药业迅速做出了几项重大调整。其中,最受资本市场关注的调整,便是抛售现金奶牛广发基金。
据广发证券披露,其全资子公司广发乾和投资有限公司拟以合计不超过15 亿元的价格,分别受让康美药业持有的广发基金9.458%股权以及持有的广东广发互联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22%股权。其中:康美药业持有的广发基金9.458%股权预估值13.9亿元,普宁信宏持有的广发小贷22%股权预估值1.1亿元。
康美药业称,本次交易有利于保证公司资金聚焦主业,坚持以中药饮片为核心,带动公司优质发展;本次交易符合公司整合公司资源的整体规划,有利于提升管理效力和降低营运成本,进一步优化资产结构,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
除了转让非主营业务资产,其实康美药业内部进行的重大部门职能调整更值得关注。这次调整以加强公司经营管理体系建设和精细化管理,实现公司发展最大合力,目标直接指向各个中医药产业链条。
据康美药业内部员工透露,公司目前把整个公司划分为16个职能部门。比如成立人力资源与行政管理中心、合规与审计中心、财务中心、质量管理中心、研发中心、中药与智慧药房事业部、成立供应链事业部、康养事业部、C端事业部、医药商业事业部、医疗器械事业部等等。
上述部门调整更有利于公司聚焦在中医药产业的主业经营之上。上述内部员工透露,这样的部门调整,向员工明确传达了做大做精中医药主业的决心,全公司从上往下目标更加一致。
除此之外,康美药业在1月28日还公布了3大人事调整,聘请陈磊和唐煦为公司总经理助理,聘请温少生为公司副总经理。此前三者在公司的任职分别是人力资源总监、合规部总监、投资证券总监及总裁助理。这三位新任高管也是在康美药业基层做了很多年工作,对康美药业各条线上的业务也十分熟悉。
抢占3万亿大健康市场
马兴田在2018年总结大会上就表达了未来公司要实施坚决聚焦主业的方向。其中,未来三年战略目标是:聚焦公司核心业务,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以中药饮片为核心,以智慧药房、智慧药柜为抓手,以药葫芦为服务平台,形成高粘性C端商业模式,实现由传统型中医药制造企业向精准服务型中医药大健康企业转型。
而2019年康美药业的发展目标是:发展实业、聚焦主业、瘦身健体、固本强基。要以中药饮片为核心,以智慧药房为抓手,推动供应链延伸服务,带动药品贸易业务增长。智慧药房加速全国结构性覆盖,确保三年内实现日处方量25万张;并结合“智慧+”大健康平台、医院销售、OTC、零售、连锁药店、电子商务等实现立体型、服务型的多渠道营销网络,大力发展并树立C端市场品牌;加快医疗器械渠道和资源整合,加大上游优质资源掌控力度,全面打造优质医疗器械服务平台。
康美发力的智慧药房在全国大量迅速布局,对于公司的意义不仅仅是提升了中药饮片的市占率,同时也是作为药事服务的载体,构建“互联网+医疗健康”C端商业模式基础。而智慧药柜将成为公司O2O医疗服务闭环的最后一公里布局,对社区形成高密度布点的包围态势,形成高频次互动的用户场景,产生高粘性的2C商业模式。
按照康美药业2019年的规划,仅智慧药房业务就能实现日处方量25万张,1年则将实现9125万张处方,这意味着康美药业将承接了9000万人次的中医药服务。而这些面向C端的中药处方,则完全由康美药业的智慧药房来实现。
除了智慧药房,康美药业面向C端的业务还包括中医馆、零售、连锁药店、电子商务等渠道,其最终面向C端市场进行中医药服务的人群数量或不亚于智慧药房的服务规模。
康美药业所切入的C端中医药服务市场,已经取得了新的进展。大数据显示,2017年,中医类医疗机构诊疗人次突破10亿人次;医疗收入达到3648亿元,接近医疗机构总收入的10%;中医类卫生人员总数达到122.5万人,执业医师54.3万人,占比44.3%;全国在业中医馆数量达到477家,年均增长78.1%。
整个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层面,市场增量则更加惊人。过去7年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市场规模持续上升,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在2017年,已经达到17500亿元,同比增长21.1%。据《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介绍,至2020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将突破3万亿,年均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20%左右。
信贷机构认可康美模式
庞大的C端布局需要巨量的资金投入。
据统计,过去5年,康美药业通过投资等使资产规模增长了3.11倍。2018年前9个月,公司投资现金流净流出45.97亿元,公司预计未来几年项目投资资金需求为443.91亿元。前不久,公司更是一口气公布了21个项目投资计划。
为什么康美半年报账上趴着398.85亿元现金,却连低风险的理财产品都不买?原因就是支出太大,一部分资金用来偿还大量短期负债、利息等,另一部分“智慧药房”的扩张随时都要用到大量现金。根据已公告的项目投资计划,公司未来几年预计的项目投资资金需求为443.91亿元。这么大的资金缺口,单靠经营性现金流是不够的,所以看到康美通过各种渠道融资,大股东的质押比例也达到了91.91%。
当然,康美药业重实业投资轻并购的做法,也让康美药业在近日的商誉减值浪潮中能够置身事外。虽然近年来的大踏步布局也让康美药业商誉规模有所扩大,从2012年中期1.7亿元增至2018年中期5.54亿元,然而商誉规模总体只占净利润的比例为11.5%,占康美药业净资产比例为1.6%,即便商誉一次性摊销全部减值,对康美药业的业绩影响也非常有限。
2018年7月的一次股东大会上,康美药业董事长、总经理马兴田提到过资金的使用情况:公司作为产业龙头,业务规模较大,日常经营对营运资金的投入和周转也是刚性的,大家看到的货币资金余额,不能从一个静态的存量的概念去理解,实际上是滚动的、动态的,与实实在在的日常经营匹配的。
公司董事长马兴田曾说,康美的负债主要是以短期负债为主,每次借款到期都能顺利展期,因为公司在金融机构中的信用情况非常良好。而且,历史上康美药业所有的银行借款,都是信用贷款,从来不需要上市公司做任何其他的资产抵押。可见,康美的这种商业模式,不仅公司在拼命做,信贷机构也是认可的。
1月30日,上海清算网发布的债券信息披露显示,康美药业2018年第三期超短期融资券按期兑付。而就在一周前,康美药业发行的“15康美债”本期利息已付中登,该券本期付息日为1月28日(原1月27日为休息日),余额24亿元,当期票面利率5.33%,本期应付利息金额1.2792亿元。
康美药业不仅债券信用良好,银行机构也对其信任有加。
2018年10月16日,康美药业控股股东康美实业与工商银行债转股实施机构——工银投资签署了30亿元的《市场化债转股合作框架协议》。现证监会主席、原工商银行董事长易会满在签约仪式上表示,“企业强国家强,民企强经济强。工商银行将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支持,做好金融服务工作”。
与此同时,1月28日,康美药业旗下康美(亳州)华佗国际中药城和建设银行亳州分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围绕普惠金融等多个领域展开合作,服务药市、药商,探索普惠金融促进中药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模式。
实际上,康美药业在打造中医药全产业链的过程中,积极发挥全产业链优势,携手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民生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普惠金融的多个领域展开深入合作,赋能中医药行业。
当下,国家接连出台了《中医药白皮书》、《中医药法》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政策法规和相关文件,对于中医药产业来说这将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任何一家中医药企业,只要能够心无旁骛聚焦中医药主业,就一定能够在这个行业取得广阔的空间。
康美药业作为一家以中药饮片为核心,全面进军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拥有21年历史的中医药企业。其一手打造的全产业链一体化商业模式对于康美药业的发展助力从过年几年公司规模及业绩表现可见一斑,数据显示,最近五年,康美药业扣非后净利润的同比增长率持续保持在20%以上。这也与同仁堂及云南白药等老牌中医药上市公司近年来个位数增速甚者下滑形成了对比。
当下,真正有实力在3万亿中医药大健康市场中建功立业的企业,无非就有康美药业、云南白药、同仁堂、中国中药、天士力等数家中医药企业。未来谁能在行业竞争中C位出道,取决于各家企业当下得行业布局是否目光长远。
康美药业会是那个幸运的中医药“锦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