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 两位数高速增长的时代过去后,我国经济增速进入了换挡期。与此同时,在内部人口红利、资本红利和环境红利等传统低成本优势逐步丧失,外部面临贸易保护主义升温、经贸摩擦频发的情况下,我国的产业升级已刻不容缓。很明显,市场前景明确的进口替代将成为未来我国技术升级和工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01 进口替代的三次浪潮
历史上,中国已经完成了进口替代的两次跨越浪潮。
第一次发生在改革开放早期,重点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高关税、高贸易壁垒的环境下,初级产品进口比从34.8%下降到20%左右,积累了较好的轻重工业基础。
第二次发生在2001年加入WTO后,重点领域在于工业领域,多为资本密集型产业。此时中国进入了快速的去壁垒时期,关税逐步降低以满足进入国际自由贸易市场的要求。
现在,我们迎来了进口替代的第三波浪潮。这次的主战场将会落在技术密集型产业,首当其冲就是医药制造、电气机械、通用设备等领域。特别是在一些高端技术领域,由于过往我国的技术竞争力不够,大量市场被国外进口产品所占领,但成也恰巧成为了新一轮进口替代产业的机遇。
02 后发优势 日韩的成功之鉴
关于如何实现第三次的进口替代,也许我们可以借鉴周边日韩先关产业的技术路线,降低试错成本,从而实现弯道超车。
1973的石油危机对于当时产业结构偏重化工业的日本经济产生了极大冲击,加上显著下降的人口出生率,使整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变得尤为重要。在这种情况下,电子设备、机械和汽车制造三大高端产业逐渐成为日本新的支柱产业。
1997年金融危机波及韩国,经济受到严重冲击。金大中总统上任后推动四大部门结构改革,开启了韩国中速增长的新时代,三星、现代等一批企业脱颖而出。信息通讯业对韩国 GDP 增长拉动作用显著,一举超越石化产业。
03 澳华内镜思变求新 提速行业进口替代步伐
2017 年 12 月,国家印发《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以五大保障措施为核心重点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的发展。伴随政策改革红利, 医疗器械与仿制药两个领域高速增长可期,进口替代空间巨大。
在此我们也以澳华内镜为例,看国内现有内窥镜老大澳华内镜是如何抓住机遇,趁着“进口替代”的一把火进行改革与自我升级的。
以庞大内需为依托 企业市场整合布局
中国的基础人口众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医疗器械市场也在快速扩大中。以这样的庞大内需作为依托,2018年澳华先后在国内外多个城市如重庆、广州等地设立分公司及办事处,力求多点开花,更好地进行开展区域营销及服务工作。深度的市场布局也让进口替代之路更为顺畅。
以政策导向为牵引 加速新品研发进度
近年来随着相关政策不断加码,如在研发阶段对先进医疗器械提供临床支持,对临床急需医疗器械提供快速审批通道,以及在招标销售阶段鼓励使用国产医疗器械等。将持续利好国产医疗设备行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澳华整合总部上海及各研发中心资源,划分各大中心工作重点,为新一代产品的投入研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打破枷锁,技术突破,进口替代将助力我国完成产业升级,重塑全球价值链。现阶段,有些医疗器械企业表现已经十分抢眼,如上海联影、澳华内镜、迈瑞医疗等等,他们作为变革的中坚力量,正协力推动着进口替代的浪潮滚滚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