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些没能与e签宝创始人金宏洲见上面。
会议、签约、演讲……他的行程排得满满当当,即便是在采访中,他的手机也是来电不断。
最近半年,他的朋友圈状态明显多了起来,而这中间,“e签宝”与各家公司签约合作的消息所占的比例,也明显多了起来。
“我们终于来到风口了。”创业16年,金宏洲曾一度怀疑公司“是不是要‘死’了”。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普及,与国家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这项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反复强调的工作,让从事电子签名行业的金宏洲与他所创立的e签宝挺过了寒冬,等来了春天。
e签宝创始人金宏洲:电子签名行业真正的机会来了
“这么说口气有点大,不过说实话,我觉得这个行业应该感谢我。”
见多了创业者,多少也能辨别出言语中的“夸张”成分,但从这句话里,记者似乎听出了一些“笃定”。
出租房中敲出第一行代码?
曾经,e签宝创始人金宏洲和他身边的人都碰到过类似情况:要开办一家企业,得去政府部门反复跑,先咨询,再填各种表格,还要准备材料,万一碰上材料不对、填写有问题,还得返工……
“总之挺麻烦的。”金宏洲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中国社会沿袭上千年的“印章文化”。历代君王以玉玺作为权力的象征,商人以盖章作为盟约的证明。不过正因如此,每份文件都要签字盖章的习惯,为个人和企业办事带来了诸多不便,试想一下:如果一家上市公司有多位分居各地甚至不同国家的股东,当他们需要共同签署一份协议,而且必须亲笔签字,需要耗时多久?
“签名和印章,是信任的传递。”面对随之而来的痛点,e签宝创始人金宏洲提出这样一个设想:将密码学技术与传统签名、印章结合,通过加密运算,做出一个“电子签名”,将签字盖章的流程转移到线上进行,从而实现无纸化、数字化办公。
戴着眼镜的金宏洲看上去文质彬彬,说话轻声细语,讲到这里却抬高了音量,似平滑如镜的湖面泛起了阵阵涟漪:“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但“愿望”这个词,本就带有一些“可望而不可及”的色彩。至少当时如此。
2002年,在杭州一个小区仅有10平方米的出租房里,e签宝创始人金宏洲与他所在6人小团队敲下了第一行代码,一年后,他们的第一代产品问世。
然而这个开创行业先河的产品,起初却并未赢得市场青睐,很长一段时间都无人问津。
“做得太早,‘风口’还没到。”试图向企业出售产品时,金宏洲才发现,企业市场并不像想象得那么美好。虽然有无纸化办公的需求,但大部分企业其实还没有完成信息化,仅仅才刚开始使用电脑办公,无法规模化推广。要改变他们的长久习惯,一时半会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金宏洲想到了创办公司的初衷,并在政府市场找到立足之地,2004年,他们终于赚到了第一桶金。
他们首先从企业熟悉的工商年检入手。每年年初,企业都必须去工商局递交材料办理年检,工商局门口大排长龙,还催生了很多代办服务。“能不能实现网上年检,让企业在电脑上直接报材料就行?”电子印章系统就这样面世了,由于那时单位采购还以硬件采购为主,公司就以安装了电子印章系统的整套设备来出售给机关单位。
幸运的是,如今国家正大力推进的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在那时的浙江省已逐渐起步。这让金宏洲的产品有了落脚点,他们的业务很快推广到了省内所有工商部门,并逐步拓展到诸如社保等其他政府服务事项中。靠着政府业务和大公司业务,这家仅有十几个人的小公司,每年能实现七八百万元收入。
从“快死了”到改变行业
“与其被人颠覆,不如先颠覆自己。”这是后来e签宝创始人金宏洲挂在公司墙上的口号。
小公司,员工少,每年三四百万净利润,“过过日子挺好”,一开始的五六年里,公司经营看上去顺风顺水,金宏洲却看到了潜在的危机:“这样的日子,最多再过三年。”
电子印章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但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依托于实体硬件的系统逐渐暴露出了局限性。比如密钥分发是通过实体“U盾”形式授权,限制了灵活性,也有安全隐患。行业的发展碰到了“天花板”。“去开行业会议,整个行业的产值并不高。”
“如果A技术没应用起来,马上就会有B技术来替代它,这个行业就死掉了。”2010年前后,整个行业都非常平淡,金宏洲开始怀疑,是不是应该继续坚持下去,他反复自问:“这条路是不是走错了,数字认证这个行业,是不是要死了?”
直到2013年,“互联网+”大潮来袭,e签宝创始人金宏洲的公司和电子签名行业,迎来了一场颠覆性变革。
那年首次遭遇亏损的金宏洲,开始考虑实现手机端签名,在他看来,只有在手机端实现签名办公,才能真正做到数字化办公,当初的“愿望”才能实现。
于是,这个靠“U盾”加密的公司开始“去U盾化”,将密钥管理放到云端,公司模式也由原来的出售硬件转为搭建平台提供服务,“e签宝”平台上线,在全行业率先推出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服务。公司将应用软件统一部署在服务器,客户则根据需求通过互联网获得厂商提供的服务,按定购服务的多少支付费用。这样一方面降低了用户的初试门槛,另一方面,还能形成数据沉淀,不断迭代升级。
“卖系统”变成了“卖服务”,金宏洲说,公司从一家硬件公司变成了一家互联网公司。在他看来,这一转向改变了整个行业:“开创了一种新的方向,把行业带活了。”
投资人却还心存疑虑。虽然已经成立超过10年,却依然没有投资人愿意抛出橄榄枝。有人参观过他们的公司后说:“你们没有互联网基因。”
“怎么会没有互联网基因呢?”想起当初的对话,金宏洲还有些哭笑不得:“我们可是最早的互联网人。”
e签宝创始人金宏洲2002年就加入阿里巴巴,成为“中供铁军”的一员。他的合伙人,则是1995年与马云一道创立中国首家互联网公司“中国黄页”的何一兵,堪称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骨灰级”人物。
2015年,“e签宝”拿到第一笔融资。
“电子签名真正的机会来了”
推出“e签宝”平台,在金宏洲看来,是一个明智决策。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开始了“下半场”。“业务真正在线上走了,如果说签合同这个环节还要到线下进行,这个流程就中断了。”金宏洲发现,签名,成了数字化的最后一个卡点。
2013年8月,余额宝上线,代表了互联网金融的崛起,e签宝创始人金宏洲首先将目标对准了金融企业:“刚好我们楼下有一个金融平台,我们就上门介绍自己的服务,免费提供给你,就这么做出来了。”
很多年轻人都将钱放在余额宝中,当他们办签证时,需要银行开具的资产证明,钱都在余额宝了,支付宝能不能开证明?大量申请需求涌来,给支付宝带来巨大压力。每天要开出上万份证明,并加盖铜章。
“有四五个人专职盖章,一个月就要盖坏一颗铜章。这个需求很‘痛’。”2014年,“e签宝”与支付宝签约,提供电子签章服务。“他们评估非常严格,把我们源代码扫了个遍。”在他看来,支付宝这样严格要求的客户,对“e签宝”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获得了这样一个“标杆”的认可,为他们带来了很多客户。全国1000多家互联网金融平台,和100多家银行,都成为他们的客户。他们还成为了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指定电子签名服务商。2015年起,“e签宝”的业绩每年都在成倍增长。
在线旅游合同、大企业的电子劳动合同、在线租房协议、在线家政、二手车交易……随着互联网应用越来越广泛,电子签名的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拓展。
e签宝创始人金宏洲表示,未来是产业互联网的时代,各行各业都将与互联网相互融合,企业、政府、组织会往数字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电子签名是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只要涉及到签字、盖章、确认,都要用到。电子签名行业真正的机会来了。”
“一枚红色签章的背后是一段长达16年无纸化生态的推动史,是公安部、法院、国密局等的资质认可,是技术的叠加,是流程的锐减。”几天前,e签宝创始人金宏洲刚刚获评“2018浙商年度创新人物”,介绍他的颁奖词这样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