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新零售」之前,我们得先搞明白「零售」是什么。
零售是指,向最终消费者个人或社会集团出售生活消费品及相关服务,以供其最终消费之用的全部活动。
这里面有几个核心点:
1.零售不仅出售商品,同时也包括相关的服务
2.零售活动不一定在商店中进行,也可以有其他方式,如邮购、自动售货机、网络销售等
3.零售的消费者不一定是个人,也可能是社会集团
4.零售要作为最终消费之用才行,比如一个车轮,顾客买了装在自己车上,这是零售;车商买了装配汽车用于销售,就不是零售。
概括一下,零售活动中必须包含三要素——场(景)、货(或服务)、人(或机构)。互联网带来了很多变化,但是零售的本质并没有发生改变。
零售的历史沿革
过去是「货-场-人」,生产了商品,找最旺的铺子,卖给最多的人。所以,才有地产行业里「地段、地段还是地段」的名言。要是找个荒无人烟的铺子,租金免了都还要亏水电。
PC时代,还是「货-场-人」。零售商在淘宝或天猫,购买更好的位置,获得更多的流量,卖出更多的货。但仔细看看,「货-场-人」这三元素都较前一阶段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东西不一样了,场景拓展了,连买东西的人也不尽相同。
举例来说,有很多品牌为了线上线下的区隔,保证利益最大化,会做一些更高性价比的电商专供款,给那些价格比较敏感,又掌握更多线上购物技能的用户购买。
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的普及让几乎每一个人都随时在线。有的人一边逛着商场还一边刷着淘宝,线上和线下几乎完全打通。很多商家也完成重构,摒弃了所谓的「电商专供款」,线上线下价格也基本趋同。
这个时候,大家突然意识到,当每个消费者、每个用户都是互联网用户时,整个品牌的塑造、品牌推广、品牌营销都可以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来完成。数字化媒体不仅能够让消费者接受到讯息,同时能够发生双向互动,能够发生进一步的行为,获得消费者的数据。
数据能帮助商品的生产者与服务者,去更好地识别与理解消费者,在对消费者需求的洞察之上,指导商品生产与服务优化,进而在所有合适场景里(包括线上和线下)提供给消费者。零售的三要素便发生了重构,从原先的「货-场-人」,转变为「人-货-场」,这就是与「零售」相似,而又不同的「新零售」。
所以说,「新零售」真正的核心在于数据。有了数据,才能实现对消费者的可识别、可洞察与可服务,才可以重构零售活动中关键要素——人、货、场,进而才能生长出与以往不同的零售新生态。
企业要走向新零售,首先要实现零售端口的数字化。不管在线上还是线下,无论消费者在哪里消费,是实体还是虚拟,只要他的经济行为是真实的,现有的技术就能把它变成一个真实的数字交易,进而沉淀出每一笔交易、每一个客户的数据。
数据可以在需求侧指导营销与销售行为,同样也能在供给侧指导生产,优化供应链,实现 C2B 的资源配置。这是一种全新的组合,也是未来新零售的组织形态。它是精准的、即时的,也是全数字化、数据化的产物。
因此,不管是品牌企业还是零售企业,每一个企业都要走向数据公司,才有可能走向新零售。
当前,市面上有许多针对传统零售企业开发的智慧供应链管理软件,这些软件主要是帮助企业搭建线上渠道。由于各个软件定位不尽相同,且大多专注于某一种类型的功能,比如有些产品侧重于内部 CRM ,有些产品关注商品库存管理,因此有人会把这种软件称作订货系统,或分销系统,或订单管理系统,其实都是比较狭隘的称谓。对于那些能够将商品、库存、会员等环节贯穿为一体的产品来说,是不恰当的。
以国内最早一批智慧供应链管理软件订货宝为例,该软件不仅实现了商品进销存的管理,依托于公司的产品矩阵,同时辅助客户进行会员管理与营销管理,并且专为零售企业开发数字化会员营销平台——「直店」,以辅助企业进行商品的前场营销,及后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