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某农商银行董事长亲自挂帅,自带被褥碗筷,住进债务人家里,最后成功签订还款计划的事件引发业界热议。银行作为债权人这样的上门讨债方式是否合理合法?银行董事长的做法合适吗?如果清欠任务无法完成,银行又该采用怎样的方式维权?来看看这种合法高效的催收办法。
银行董事长自带被褥上门成功催收
据媒体报道,10月17日,某农商银行周董事长接到汇报电话,清收分队与胡某已谈判3个多小时,依然毫无进展。作为清收总指挥的周董事长一听,决定亲自去啃这块硬骨头:“请大家立刻准备好碗筷、鞋套,一切生活用品!带好被子!我马上去欠款户家里!不解决好这笔赖账,就睡在那里!”
据了解,2016年,胡某在该银行贷款本金60万元,因投资服装生意失败,已有一年半未能如约偿还利息,至今欠息11万元。催收当天,清收分队队员道理讲遍,但是胡某仍以家里困难没钱为由,推脱逃避,不愿意清偿贷款。周董事长赶到现场后,把被子往地上一放,便开始与胡某谈判。胡某提困难,周董事长便说只要还款,可以予以宽限;胡某讲清收来的人太多影响大,周董事长便吩咐队员把客厅地板拖干净,在客厅的部分队员换上鞋套,其他队员在门外先等;胡某提现在有2个子女,周董事长就全面告知欠款不还将对子女未来读书、就业造成伤害……不管胡某怎么说,周董事长冷静镇定,还准备与胡某彻夜长谈,不回去了。2个半小时后,借款人心理防线崩溃,签订了还款计划,同意在下个月末变卖房产偿还本金。
律师:这样的催收方式容易引发纠纷
该银行清收人员带着被褥碗筷,住进债务人家里催收,这样的方式是否合理,有没有违法?
北京浩天安理(杭州)事务所主任朱加宁认为,银行董事长这样的催收方式打的是法律的擦边球。从合法性、合理性角度来说,这样的催收方式都是有问题的。
“如果债务人不同意银行方的这些清收人员住家里,而他们还要住进来,那么就是非法入侵公民住宅,是违法行为,如果双方发生冲突,那么银行方就要承担法律责任。”朱主任认为,现在全国都在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入室胁迫讨债有的被认为是黑恶行为,银行的行为虽没有这么严重,但也是不妥。银行方应该依法治企,通过法律手段去解决催收问题。
上海澜亭(杭州)律师事务所主任鲍乐东也不建议银行采用这样的方式催收,他认为,“债务人如果不愿偿还债务,即便是银行清收人员住进家里,还是不会还的;另外,这样的清欠方式把握不好容易引发侵权纠纷。”
整合证据链,批量对接司法端
这家农商银行的催收方式虽然有待商榷,但是也间接反映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不良率上升,银行清收工作压力大。
来自每日经济新闻的一组数据,11月19日,银保监会发布了2018年三季度银行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数据显示,2018年三季度末,农商行不良贷款余额5534亿元,不良率为4.23%,虽然较二季度的4.29%有所下降,但仍处于高位。
作为商业银行,如何依法合规的开展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工作,如何有效防控信贷风险是当务之急。最理想的状态莫过于通过法律手段解决。但是漫长的诉讼时间和繁杂的证据收集,却让银行等很多金融机构望而却步。
针对这一痛点,安存科技致力于贷后司法处置。银行在向用户进行电话催收时,可以使用安存语录进行电话录音存证;银行还可将电子合同信息、交易流水、标的信息、往来记录等使用无忧存证进行区块链存证。一旦持卡人发生逾期,银行可整合证据链,批量对接司法端(法院、仲裁等)。
举个例子,银行可通过安存搭建的立案系统,与法院审判管理系统进行关联协同、无缝对接。只要坐在办公室里点点电脑,银行工作人员就可将起诉的证据材料直接发送至法院的无忧智审平台(安存科技建设的金融纠纷一站式化解平台)。
据了解,无忧智审每分钟立案可达600件,可一次性批量同步处理200件案件,实现金融纠纷线上批量化高效解决,而这在传统办案模式下是绝对办不到的。
通过法律手段,将符合条件的恶意欠款人尽快录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为银行等金融机构贷后处置提供高效便捷的司法途径,大大节省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时间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