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前,“人工智能大爆炸”的设想似乎还只是科幻小说中的内容,然而近几年人工智能的发展让我们感到书中的情节已经不那么遥远,甚至有人提出人工智能的“奇点”已经到来,在11月24日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第二届校友日主题演讲中,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刘勤以及汇付天下董事长周晔分别就人工智能在财务和金融方面的运用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分享。
刘勤教授:智能财务下的我们何去何从?
Part1:智能财务时代真的到来了
刘勤带我们回顾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人工智能诞生于1956年,起初的几个十年并没有太多成就。首一波的发展高潮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专家系统的广泛应用,在这之后的30多年里,人工智能再次沉寂。
然而近五年,人工智能迅速的发展态势震撼了世人,自动驾驶汽车、人机博弈、癌症自动诊断、语音识别、深海机器人、财务机器人、人脸识别、神经网络、无人送货……恍惚之间,人工智能已经来到我们身边。
来看我们关注的财务领域,截止目前,百度智能财务的搜索结果已经达到879万,中国知网上有关智能财务的140篇文章中有60%是近几年发表的,许多高校开始创办了智能财务的专业方向。实务界中,从前我们认为无法智能化的一些财务分析报告现在都有相关的智能软件予以实现,神经网络技术则可以帮助我们迅速地判断一个企业的财务风险情况。
回望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应用的这几年,刘勤认为,我们已经来到了第三个阶段,“首阶段我们称为会计电算化,处理对象主要是数据,第二个阶段是信息化,处理对象是信息,第三个阶段是智能化,处理对象是知识,也就是说现在已经进入对财务知识进行处理的时代。”
种种迹象表明,智能财务时代已经到来。
Part2:智能财务是好是坏?
当今时代,对于突如其来的技术发展,人们已经习惯报以一颗警惕之心,在享受人工智能带来便利的同时,人们也在思考与之相关的伦理问题。刘勤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我们财务人员都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为管理目的,我们总是采取各种措施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我们会不会有一天因为机器人比我们自己效率更高,成本更低,而把自己的工作葬送呢?”
换个角度说,人类面临着这样一个选择;用智能机器人取代人类还是使人自身变得更聪明,即成本优先还是自身生存优先?刘勤的理解是,如果仅考虑成本优先,可能人工智能很快可以取代大部分财务人员的工作,但如果考虑财务人员自身生存优先,智能财务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使我们更加聪明而不是取代我们。
刘勤认为,这其实是一场资本与人权即劳资双方的博弈。资本拥有足够的话语权实现成本优先,看看富士康为什么开始关闭中国的工厂?因为中国的劳动力现在越来越贵了,它可以用机器人来代替人类的劳动力,所以它可以到美国开工厂,这就是资本的力量。
Part3:第三种选择
相信你已经慢慢感觉到,人工智能已经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更是个哲学问题。哲学思维重视本质,追根溯源来说,你是为了找一个很先进的机器取代自己,还是让你自己活得更愉悦?人类最终发展的目的又是什么?
在刘勤的视角里,这不是一个单选题,人机协同共生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是未来智能财务发展研究的理想方向。辩证的看,一些岗位在消失的同时也有很多新的岗位在创建,例如知识工程师、信息建模师以及RPA咨询师就是新创建的职业,实际上被消失工作的基本上是一个个个体,整个人类群体的职业还是在不断发展的,我们需要比一比、看一看机器适合干什么、人类适合干什么,这是人机协同共生的基础。
刘勤进一步指出,人机共生系统的机制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它需要考虑几个因素:人和机器的组织分工、流程配套、信息传递、系统衔接、风险管控、利益均衡、伦理安全等。
我们真的能达到理想的彼岸吗?我们真的能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做到人机共生吗?它取决于全球人类能否达成人工智能的发展共识,取决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方向,取决于资本和人权的博弈结果,更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努力程度。最后,刘勤用林肯的一句话作为结尾——预测未来的好方法就是去创造未来。
周晔:人工智能在支付和金融领域中的应用
中国支付的崛起
这几年,我们能直观地感受到中国支付行业从模仿到引领世界的转变。汇付天下董事长兼CEO周晔认为,中国支付能“领先世界”主要靠两点:一是,科技改变了支付,在科技的推动下,支付方式不断演化,尤其为金融创新创造了可能,也为更便捷的金融服务奠定了基础;第二,中国支付行业的定价可能是全世界最后。周晔说:“定价低某种意义上也是种激励。低廉的定价使得中国的支付行业在发展之初就被当成一个金融入口,依托中国市场庞大的基数,支付行业得以获得海量客户,积累了庞大的交易数据,而在此基础上才能推出更多的增值服务。”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支付的交易笔数、金额、产品种类和效率自然就走到了世界前列。
融合——科技改变金融
周晔认为,跨界融合对于金融行业的重要性在于解决了“你是你,我是我”的问题。最早顾客在商场消费时,付款之前的流程都是通过商场自己的系统,直到付款这一步才会在POS上消费,支付与场景较为脱节。由于涉及到信息安全、风险控制、合规等问题,金融和其他行业之间泾渭分明,并没有很好打通。但是今天,数字化把金融服务送到了场景中去,数字鸿沟慢慢被填平,金融行业开始融合进其他产业。
支付连接场景
在中国,支付行业一直被认为是金融行业的补充,然而在今天,作为连接场景的入口,重要性日益凸显。更何况,场景也在越来越大,越来越丰富,甚至一直连到田间地头,顾客去农家乐摘草莓最后也可以用手机支付费用,这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
进一步地,场景沉淀了海量数据,这就为机器学习提供了基础,加速了数字化进程。周晔指出,过去的支付服务是给客户一个POS机或者一套解决方案,而现在我们提供的支付服务既不是一台固化的盒子,也不是一个解决方案,而是一个API接口,通过这样的方式使支付快速与更多消费场景相融合,创造更多价值。
数据创造价值
周晔指出,支付行业未来的努力方向是将API做得更加简洁、灵活、强大、稳定,渗透进更多的场景——最终目的还是透过场景积累更丰富的数据为企业创造价值。
有哪些领域能够创造价值呢?比如,可以将商户与金融产品做更加精准的匹配,当然这种模式能走多远也取决于数据和算法;另外支付公司有了更多的数据后,可以将服务智能化,流程简洁化,以提供更好的客户体验,降低风控系统的误杀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