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裴旭薇 见习记者 王月文
城市防汛,关键在“防”。7月以来中心城区经历的两次强降雨天气,是对我市城市防汛和应急抢险工作的“大考”,我市各有关部门积极应对,闻“汛”而动,确保了中心城区安全度汛。那么,应对今年主汛期“大考”,我市城市管理部门做了哪些缓解城市内涝的基础工作?成效如何?下一步还将采取哪些行动?近日,记者采访了市城市管理局排水服务中心。
应急联动
(资料图片)
各部门拧成“一股绳”
8月23日,市城市管理局排水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池神庙广场进行排水管网修复。
据气象部门预测,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8月23日至27日我市多降水天气。8月23日,全省防汛视频会商调度会议召开后,我市立即召开全市防汛工作会商会议,安排部署新一轮降水防范工作。今年,我市在防汛工作中加强部门会商研判、提前部署防汛力量、及时启动应急响应,确保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打赢降水防御战。
城市防汛事关城市形象和民生福祉,内涝治理考验的是城市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今年4月,市城市管理局修订了《中心城区防汛排涝应急处置协调联运机制》,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排水、市政、城管、环卫等部门负责人为主要成员的防汛排水抢险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做到明确防汛行政责任人,落实分级分部门防汛责任制、单位岗位责任制。同时,该局抽调市政、城管、环卫等部门骨干力量组成300余人的抢险队伍,保证了抢险人员数量。
根据《运城市中心城区突发强降雨排涝应急预案》的要求,市城市管理局在汛前加强与应急、气象、水务、公安、交警、电力等相关部门的联合会商,各成员单位在汛期对中心防汛排涝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城市管理部门与气象部门建立城市内涝气象风险预警联合发布机制,在天逸公园和禹都公园新建两座气象监测站,通过信息共享和技术交流等,更精准地预警和应对降雨天气,有针对性地提供技术指导;当立交桥或低洼地带出现30厘米以上积水、需出动大型移动排涝设备时,交警部门会积极协助开展交通疏导;供电部门确保排涝泵站不间断供电,若需拉闸断电,则会事先通知排水处准备备用电源,确保防汛工作能及时有效地开展。
“应急联动机制可以使各方作用的发挥实现最大化,让抢险工作快速高效。比如下雨前,我们会根据气象预警安排环卫工人对排水井垃圾杂物进行清理,确保排水通畅,同时在各个易积水点安排人员重点值守,提前打开井盖。”市城市管理局排水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赵冰说,根据中心城区排水设施的状况,市排水服务中心修订了《2023年排水服务中心防汛排水抢险预案》,对中心城区易积水路段分片划区、网格化管理,明确责任任务,做到责任到人。汛期安排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和接听电话,及时上报并发布雨情、汛情、险情,通过多个媒体平台及时将城区路况信息告知广大人民,确保排水抢险工作及时有序开展。
补齐短板
全力破解积水难题
7月12日强降雨天气过后,学苑路大禹街口,排水服务中心启动设备全力抽排。 资料图片
“我们在学苑路华林逸墅至机场大道(东辅道)路段新建一座排水泵站,新增1台22千瓦潜水泵,西辅道管网改造也已全部完成,该积水点目前基本实现小雨、中雨不积水,大雨不影响通行,暴雨短时间积水消退,快速恢复道路交通出行。”赵冰告诉记者,今年,该中心在去年“一点一策”的基础上,对中心城区主要积水点进一步加强施工改造,根据防汛抢险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判,采取扩容调蓄池、增加排水泵站、实施管网改造等不同方式,进一步补齐短板,巩固成效。
今年,该中心通过多次现场勘察和反复讨论,针对中心城区等易发生积水的路段,制订了相应的管网改造方案,于今年5月底前完成了学苑路与大禹街交叉口、学苑路华林逸墅至机场大道西辅道、学苑路立交桥东辅道至机场大道、解放路与二支渠交叉口、工农街干河口、工农街与货场西路交叉口、市政府门口、条山街(解放路—干河口)、涑水街(解放路—干河口)9处易积水点的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实施后,可短时间消退积水,缓解城市内涝问题。
同时,结合当前正在实施的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建设,该中心加快推进提水泵站的自动化改造。目前,该中心负责的8个泵站已全部实现自动化,当积水点水位达到一定的标准后,泵站自动启动抽排设备,大大提高了抽排水效率。
8月20日,中心城区出现一次强降雨天气。25处易积水点中,24处无积水,交通正常,唯一一处积水点为学苑路大禹街口,在相关部门的全力抽排下,该积水点两个小时便恢复正常通行。这体现了我市各部门的应急处置能力,也是市城市管理部门对各积水点持续加强改造的成果体现。
疏通管网
让“血管”更通畅
工作人员对重点路段管网进行人工清淤。
8月15日,市城市管理局排水服务中心在日常管网巡查时发现,凤凰小区东门处有部分管网破损严重,极易导致路面下沉。经勘察发现是因排水管网破损,污水渗漏冲刷土体导致路面下沉。经过商讨,该中心采用非开挖修复技术,仅用了不到4个小时便修复完毕。
修复工作中,工作人员先用高压射水车对管网进行清洗疏通,利用破损处上、下游污水检查井为工作井,一个井内拉管,一个井内顶管,从相隔20米的两个窨井口进行地下修补作业。“这种非开管道挖修复技术,主要针对管道腐蚀破损严重且不具备开挖条件的道路,对交通和环境影响小,省工省时,全机械操作安全性高。”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修复过程中,专业人员使用设备将渗透树脂的玻璃纤维拉入所要修复的管道内部,封闭两端管口后,在此玻璃纤维内衬管内充压缩空气,再采用紫外线自动化控制设备进行照射修复,最后将玻璃纤维管两端封口切除,此段管道便可正常排水。
对道路管网进行精细化管理维护,切实做到“即损即补”,是该中心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除了加强城市道路积水点排水工作,该中心还在日常工作中对排水管网进行清淤疏通,对泵站排水设施进行维护保养,让城市“血管”更通畅。
今年以来,市城市管理局排水服务中心对中心城区48条主次街道排水设施的管网运行情况和易涝点进行了全面排查,共加固、更换井盖106套,清理井篦269处,疏通老火车站、八一市场东口、槐东南路等易堵塞排水瓶颈19处,对易发生冒溢的排水管网加装、更换老旧防坠182套。
在日常人工清淤工作的基础上,该中心集中力量运用抓斗式管道清淤车夜间错峰作业,对学苑路、韩信路、河东街、凤凰路、潞村街等21处重点路段5000余个检查井和7座提排泵站蓄水池进行了重点机械清淤作业,共清理淤泥380立方米,确保低洼区域和易淹易堵路段的排水畅通。
“目前,中心城区部分区域还存在排水设施不完善、雨污分流不到位的情况,一定程度影响了防汛排涝。”赵冰表示,今年,我市启动实施运城市城区地下排水管网改造3年攻坚行动,对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的主次干道、城市支路、小街小巷、城中村、小区以及公用建筑等雨污合流排水管网及管径未达到排水规划标准的老旧破损排水管网进行全面排查改造,届时将有效解决雨污水合流、管径偏小、管网破损造成的污水溢流、直排和城市积水内涝等问题,使城市水环境得到显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