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注册

登录

汉网首页

基层一线“绘”青春​——省直单位在绛锻炼定向选调生和绛县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工作侧记

记者 邢智轩 见习记者 曹欣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到基层去、到一线去,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无论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新的起点上推进乡村振兴,还是持续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离不开大量高素质人才的支撑。这既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殷切期盼。

自从省委提出“乡村振兴万人计划”以来,绛县县委、县政府积极探索省直单位在绛锻炼定向选调生和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的培养机制,垒实基层人才队伍,想方设法破解选调生和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到基层以后干什么、怎么干、如何干得好等问题,以高素质人才力量推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各项工作任务高标准完成、高质量落实。

融入基层 成为基层治理的“内行人”

“到村第二天,行李都还没来得及收拾,我们就接到召开防汛会议的通知,要求时刻准备参与防汛值守工作。”回忆起去年7月刚到村工作时的情景,省直单位在绛锻炼定向选调生、绛县冷口乡留孟村党支部书记助理王雅铮记忆犹新。

快速适应新环境,跟上基层工作的节奏,是这些“新干部”面临的第一课。

“爷爷,奶奶,这次暴雨比往年的雨大很多,您家所在的位置不安全,还是先跟我们转移吧。”

“叔叔,阿姨,您家老房子不安全,还是先住到新房子里吧。”

……

去年夏天,绛县多次发生强降雨天气,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刚刚到岗第二天的28名省直单位在绛锻炼定向选调生和绛县134名到村工作大学生就投身到转移居住在危房里的村民等防汛工作中。

为了让刚到基层工作的“新干部”迅速进入角色,更快地适应乡村工作,绛县组织乡镇领导班子成员、驻村第一书记、村党组织书记负责“一对一”帮带,“手把手”指导,帮助大学生摸清基层实际情况、掌握群众工作方法。

“刚开始接手报账工作时我们对这项工作完全不熟悉,村里的‘老会计’就带着我们这些‘新会计’熟悉流程,学习了一两次后,我们就可以独立工作了。现在村里的每一笔账我们都会全流程参与、签字,确保每笔账目收支清楚。事后,还会把每笔账目在微信群内进行公示,这样不但还了村干部‘清白’,也让村民明白钱花到哪里去了。”绛县冷口乡冷口村村委会主任助理、到村工作大学生刘宇田说。

走访一遍全村农户、记录一本“民情”笔记、写好一份调研报告、作出一份公开承诺、联系一户困难家庭、办好一些惠民实事……渐渐地,这些从校园出来不久的“学生娃”成长为基层一线的“内行人”。

省直单位在绛锻炼定向选调生、冷口乡宋中村党支部书记助理赵美玲告诉记者:“之前我们是政策的研读者,现在成了政策的执行者。基层一线的历练,让我们淬炼初心,补钙壮骨,只有扎根基层,直面群众,才能更好地访民情、问民意、体民心,推动各项政策传达畅通、执行精准、落地落实。”

去年以来,绛县通过开展岗前培训,实施“顶岗锻炼”等方式,积极培养省直单位在绛锻炼定向选调生和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成为村(社区)的“助理员”“网格员”“报账员”“宣传员”“组织员”“护航员”,引导到基层工作的“新干部”快速熟悉村(社区)工作,转变角色,成为“五面红旗”示范创建、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网格治理等村务中心工作的主力军。

“县乡两级会定期组织选调生和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召开座谈会,并邀请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县、乡、村(社区)干部列席,就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信访维稳、集体经济发展、村级事务处理等方面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交流分析,畅谈工作思路,提出问题建议,集中讨论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解决思路、方法,激发出干事创业的强大活力。”绛县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走近群众 成为群众身边的“暖心人”

如何与群众沟通,让群众理解政策配合工作,让群众第一时间享受到党的好政策,更好发挥党和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是到村(社区)工作“新干部”面临的第二个挑战。

为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全县脱贫户、监测户劳动力实现高质量就业,绛县出台了发放稳岗补贴及一次性交通补贴等一系列政策。要想让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及时落到群众的手里,首先是要熟悉村情、民情。

“对于在外务工的脱贫户及监测户,我们会逐个打电话和他们讲清政策内容,确认所需材料。有的村民一听到要提供材料,就嫌麻烦。我们会一遍遍地耐心解释,经过沟通后,村民们也都表示理解。如果村民没办法当面提供相关材料,我们就到他们家中帮他们找原件并进行复印,如果家属不会办理相关手续,我们就上手帮他们办理,确保村民都及时享受到政策。”绛县冷口乡留孟村村委会主任助理、到村工作大学生李金晖说。

为了做好补贴申报工作,到基层工作的“新干部”还留心观察申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在入户走访的过程中,冷口乡宋中村村委会主任助理、到村工作大学生陈睿星发现有一位村民务工时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这种情况会影响村民无法通过补贴审核。

于是,陈睿星主动找到冷口乡分管帮扶工作的负责人,说明情况,并询问解决对策,之后又主动联系村民务工所在的超市负责人,协调开具工作证明、收入证明等相关材料,帮助村民补齐手续,顺利拿到补贴款。考虑到其他村民可能也存在缺乏资料或者不主动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陈睿星通过微信联系、入户走访等多种方式,多次对申报补贴所需材料进行宣传,争取让政策传到群众的耳朵里,让群众享受到应有的补贴。

“村民们拿到补贴后,都开心地向我道谢,那时我就感受到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也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要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就会把我们当亲人。”陈睿星感慨道。

心中有理想,肩上有责任,脚下有力量。基层工作者是政策落地的执行者,只有用脚步丈量土地,将“网格图”绘在纸上,将群众放在心里,才能详细地建好“村(社区)情”台账,做到重要数据即时收集、突发事件及时上报、重点工作立刻行动,全面掌握村情民意,及时解决群众遇到的难题。

绛县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我们会组织选调生和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通过随机走访、逐家逐户走访等方式上门走访常住人员,通过村(社区)干部介绍、电话约访等方式联系在外经商办企业、务工人员和优秀人才,沟通感情,宣讲政策,寻策问计,深入联系群众,结合惠农政策宣传、环境整治等日常工作,每周至少开展两次经常性入户访视、登门服务,耐心、虚心听取群众意见,记实记清走访记录、意见建议、利益诉求,及时掌握村情民意,真正让选调生和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融入到群众中。”

敢想敢干 成为乡村发展的“带头人”

初到基层,每一名选调生和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的内心都有一把火,想在自己服务的地方干出一番事业。

但如何将书本里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让专业知识、创意想法助推乡村发展,是到基层工作的“新干部”需要探索和解答的第三个问题。

近年来,冷口乡横岭关村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计划抓住文旅融合的“风口”,发展地方特色旅游业,带动集体经济再上新台阶,帐篷旅游项目就是横岭关村今年要发展的重点项目之一。

“去年,露营游比较火热,大家脑海中也对露营游有着自己的想象。前段时间,我在抖音和小红书上看到网友利用集装箱改造的民宿非常棒,就想着能不能用集装箱改造代替传统的帐篷,在我们村打造一个集旅游住宿、拍照打卡于一体的特色景点,既环保又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横岭关村还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比如抗战遗址、清澈的小溪等等。”冷口乡横岭关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到村工作大学生曹鹏飞说。在与村“两委”干部沟通协商后,大家决定打破以往的思维方式,通过以集装箱旅游带动当地旅游业创新发展,目前选址及项目规划均已完成……

“落地,落地,落地!”王雅铮曾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写下这样一句话,提醒自己在工作中要将知识与实践结合,让想法落到实处。

“我就读的是医学专业,在工作中我常常想如何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为村民们做些实事,只有将知识与实践结合,让想法和创意落地,我们的专业知识才是真正实现了价值。”抱着这样的想法,王雅铮积极与村“两委”干部沟通,终于在今年3月份邀请了绛县医疗集团人民医院、冷口乡卫生院及绛县红十字会的医护人员在留孟村开展了“春日义诊进留孟 和谐党群抚民心”大型医疗下乡志愿活动,把医院“搬到”村民“家门口”,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县级医疗专家的一对一服务,还能学到常见病的治疗及保健方法。

“村民们都说这次义诊活动为村里办了件大好事。”回忆起活动当日的场景,王雅铮开心地说。

近年来,绛县紧贴基层一线实际情况开展专题培训,以基层党建、农村政策法规、农业实用技术、村务管理、农村工作领导方法等各类专项工作为主题,组织集中学习,更好地让选调生和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将知识、创意落到实践中。特别是在全县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中开展“我是兴农人”品牌创建工作,鼓励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结合自身专业所长,申报科技兴农、电商助农、政策惠农等项目,以“新农人”视角助力乡村振兴。同时,该县以乡镇为单位将到基层工作的大学生分为10个小组,实行轮值组长制,定期组织本组成员碰头研讨,互学工作思路,互比工作进度,交流经验做法,汇集知识力量,助推乡村振兴。

新时代的农村、社区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舞台。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在基层这片“沃土”中汲取养分,垒实根基,在基层经风雨、磨意志、长才干,以“俯下身子”的工作态度,“解剖麻雀”的求真精神,深入基层,走近群众,用青春力量书写乡村振兴的现代答卷。

上一篇:世界速读:市医保局组织开展医保经办机构业务培训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0
相关新闻

热点资讯

前瞻科技

商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