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姝
时值4月仲春,春雨蒙蒙中,结出朵朵苹果花的果树为河东大地带来一抹纯净,欣欣向荣的苹果长势为果农们带来丰收的希望。
(相关资料图)
“运城苹果”作为“三个运城”区域公用品牌之一,经过多年发展,这一品牌在国内做出了名声,叫得响、卖得旺、价格高。2022年9月5日,2022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在京发布,“运城苹果”荣登2022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区域品牌(地理标志)百强榜。
2015年6月,“运城苹果”代表中国鲜苹果经过17年艰苦谈判,突破多项技术壁垒,首次出口美国市场。同时,全市标准化果园面积稳步增长,绿色果品认证面积不断扩大,已销往美国、法国、德国、加拿大、秘鲁等世界六大洲76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我市奋力推进品质果业、品牌果业、诚信果业,着力发展绿色果业、健康果业、幸福果业,使“运城苹果”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品牌竞争力不断走高,果业发展走上快车道。
记者在走访中看到,围绕一颗苹果,我市从育苗、种植、储藏、分选、销售等环节,实现了农产品标准化现代化生产,更为琢磨透“土特产”作出了“运城苹果”的生动注解。
“土”中显适宜
国家级资源助推
“土”是基于一方水土,有什么样的水土,播撒什么样的种子;有什么样的资源,就发展什么样的产业。
运城位于北纬35度苹果黄金生产带,土层深厚,具有黄土高原和平原、丘陵等多种地貌特征,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黄河水利惠及全境,这些独特的地理和资源优势,使得我市适合北方多种果品的生产,特别是我市光热资源丰富,无霜期长达220天,在北方水果产区物候期偏早,各类水果可早成熟10天—15天,拥有品质好、上市早的先天优势。
依托我市资源禀赋、条件优势,“运城苹果”如何选择适合种养的类型、发展的方向?记者走进国家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运城苹果”综合试验站(以下简称“试验站”)寻找答案。
位于临猗县北景乡西里村的试验站里,工作人员给结出花朵的苹果树进行疏花。
国家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运城苹果综合试验站内,工人在修剪果树。
“国家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是由国家苹果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和综合试验站两个层次组成。我们这个试验站主要承担新品种试种,不断试出更符合咱们运城本地及周边地理条件、适宜种植的苹果新品种。”试验站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目前,试验站基地共引进优良新品种30余个,主要有鲁丽、秦阳、嘎啦优系、烟富优系、新凉香、天红二号、2001富士、维纳斯黄金等。引进优良砧穗组合近40个,此外,为实现果园管理的现代化,实施了水肥一体化管理,购置了喷药弥雾机、割草机、开沟施肥机、枝条粉碎机等果园机械。
试验站位于黄土高原苹果产区,临猗县被农业农村部列为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业带重点县,苹果面积达70万亩,是山西省重要的苹果生产基地。试验站占地面积99亩,现有科研楼、专家楼、贮藏量2000吨的恒温库和水果包装车间,辐射带动万荣、平陆、临猗、芮城、盐湖等5个示范县(区)和12个苹果生产试验示范基地,拥有团队成员和示范县技术骨干共计20人。目前,该试验站已成为引领运城乃至山西现代果业发展的新引擎。
试验站主要承担郁闭果园群体结构优化与改造、矮砧集约果园建立、成龄果园肥水高效利用、新品种引进与区试、果园土壤培肥与连作障碍克服、果园三大病害综合控制等技术研究示范及当地经济政策研究。同时,组织团队成员、技术骨干、科技服务团人员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每年开展技术骨干培训2期—3期,培训人员200人次以上。采用边研究边推广的办法,把体系研究的最新成果及时推广到当地的生产实践中,提高科技水平及果园生产效益。并进行调查研究,采集各类信息,监测分析疫情、灾情等动态变化并协助处理相关问题,向当地政府提供果业发展可行性建议,促进果业可持续发展。
筛选出适宜本地的优种,更需要优秀苗木支撑。
早在2020年,临猗县就通过招商引资,成立了临猗县领航达果业科技有限公司,引进了北京市林业果树科学研究院的新技术,建设了国家级良种苗木繁育基地。
在培养室,透过落地玻璃窗,眼前的培养架上摆满了一个个正在瓶里或悄悄扩繁、或慢慢生根的绿色小芽,架子上贴着每瓶小芽的出生日期。每个小瓶中都是一株株高1厘米到4厘米的苹果嫩苗。“经过基质生根,这些种苗就可以移栽大田。脱毒种苗抗逆性强,可从根上防治果树病毒病。”培养室工作人员介绍道。
“运城苹果”不断充分挖掘、激活本地优势资源,并依托国家级资源助推,分析新的市场环境、新的技术条件,让“土”字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
“特”出新优势
“特”“优”发展打造品牌
“特”是突出区域特点,体现区域优势。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国际视野规划、国家标准建设、省级战略推动、特色优势引领”,不断找准着力点,持续推进“运城苹果”“特”“优”发展,在提升品质、打造品牌上下功夫,逐渐形成属于“运城苹果”自己的比较优势。
“运城苹果”的“特”“优”兴果,体现在品牌先行。
国家现代苹果产业体系(东卓)示范基地。
在临猗县北辛乡东卓村的国家现代苹果产业体系(东卓)示范基地中,一行行果树在春雨中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该基地占地100亩,以南果战略推动,致力打造“抗重茬、双脱毒、免套袋、少拉枝、宜机化、早丰产”的现代化苹果示范基地。
——引进新品种。引进国内外优良新品种大卫嘎啦、绯脆、秋映等品种,选用抗重茬矮化自根砧,实现了品种和砧木“双脱毒”,破解了老果园不能直接更新重茬栽培的难题。
——集成新技术。采用现代苹果矮砧集约栽培六大核心技术,即以高纺锤形树形为主的简化修剪技术,以生草覆草为主的生态果园建设技术,以滴水灌溉平衡(配方)施肥为主的水肥一体化技术,以机械施肥除草打药为主的宜机化管理技术,以绿色防控为主的病虫害防控技术,以药剂疏花疏果及果实免套袋为主的简约栽培技术。
——运用新模式。采用品种砧木“双脱毒”大苗建园,宽行密植,通风透光,便于机械化作业,实现了省水、省肥、省力、省地,稳步实现“一年栽树,两年挂果,三年丰产”的目标,亩产量预计在4000公斤至5000公斤。
“以‘三新’模式打造早熟苹果,让我们临猗苹果甚至是‘运城苹果’提前上市,就像我们临猗果业提出的口号,争取早赢天下。”该基地负责人谢巷管谈起自家的产品信心满满。
从“卖产品”到“卖品牌”,从“创品牌”到“亮品牌”,我市现代果业发展迈入一个新时代,以“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为特色的果品产业示范基地随处可见,“绿色化、标准化、特色化、优质化、融合化”的区域特色初具规模。
我们再将视线移至临猗县北景乡。
走进临猗县北景乡西里村的一处智慧果园,记者看到在现代果业发展中,我市坚持把“互联网+”作为带动现代果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围绕“土、肥、水、机、绿、销”等重点发力,融合推进智慧果业发展。
智慧果业掌上打理,一键启动运城高质量果业发展的“云”端。
“有了物联网技术,苹果种植靠信息化智能监控系统,我一个人就可以管理上百亩果园,这样的省工新模式便捷实用。”临猗县北景乡西里村智慧果园园主王社民说。
“产”出新未来
多元销售助力产业振兴
“产”是要立足特色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助推产业振兴。
一个个苹果放在果品分拣设备的“专座”上,经过一系列仪器设备,对苹果的重量、糖度、果面、霉心病等进行量化分析、精准分级。经过层层筛选后的优质苹果,被分往不同的轨道,通过人工的再次查验后,进入真正的“地上流水线”,与“天上流水线”的印有“御品一园”的纸箱相遇,被人工装箱后,进入市场销售。
这里正是临猗县御品一园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御品一园”)的电商分拣车间。
工人在御品一园水果分拣机器旁工作。
据御品一园理事长赵学升介绍,这里的订单每天在7万—8万单,其中苹果订单占到将近70%。
顺着赵学升的指引,记者看到分拣车间不远处正排队停着好几辆货车,有电商平台的物流车辆和快递公司的车辆以及御品一园自有车队,正等着一箱箱的苹果装车运输。
再走进御品一园的办公楼,客服接待室里三十几台电脑边,销售客服人员都在积极回应电商平台客户提出的问题,“这个苹果产自哪里”“苹果什么时候可以发货”“遇到磕碰怎么处理”……受过专业训练的客服人员都在热情且专业地回复每个提问。
分工有序、专业高效……这个就盖在果园一路之隔的合作社电商公司,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从2018年开始做电商。为啥要做电商?是因为当时合作社新建了两座冷库,周边果农的苹果都存在咱这个冷库里。怎么把这些苹果销出去?我们想到了电商这个路子。”赵学升谈及做电商的初衷时这样说道。
没想到,在天猫商城注册成立“御品一园”旗舰店,仅两个月时间就实现销售收入200万元。这给赵学升带来了极大的信心,2019年新开淘宝网直播售货,当年收入达到5300万元。2020年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2021年实现销售收入2.15亿元,在全国同类果品销售店铺中名列第一。
果品电商是运城市农业发展的“新苗”,近两年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仅临猗县就有50余家天猫网店、60余家拼多多网店、1000余家淘宝网店,有效带动了各类果品销售进度,提高了果品价格,增加了果农收入。
我市还积极围绕“运城苹果”品牌建设工程,连续举办多届“山西(运城)国际果品交易博览会”,还在满洲里、上海等40多个城市举办“运城苹果”品牌行活动,进一步打开市场。
目前,全市共9个浓缩果汁加工企业,年生产能力35万吨,占到全国总产量的1/3;建有恒温保鲜果库1300余座,总贮量200万吨,是华北地区重要的果品贮藏基地和交易集散中心;果醋、果酒、果干、果脆、水果罐头等加工产业初具规模。
在构建水果出口生产体系上,我市对标国际市场,初步建成果品出口平台,水果出口国家和地区76个,年出口量30万吨,连续4年占全省果品出口总量的80%以上。同时,还让苹果出口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质量可追溯。
产业振兴,要植根农村,更要跳出农村。一棵苹果树、一个苹果园,除了种树、养果、收获之外,还有分拣、包装、物流、销售、电商等环节。小小特色产品的背后是一条产业链,只有不断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藏、运输销售等,形成一定规模,才能更多更好地把农产品增值收益留在农村、留给农民。
摄影记者 陈方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