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注册

登录

汉网首页

燕赵晚报:特殊咖啡馆的样本意义

大上海拥有数不胜数的咖啡店,但位于静安区的这一家无疑是其中最“任性”的。在精心布置的柔和光线之下,它只供应4种咖啡,且一天只营业4个小时。它的门口甚至拦着红绳,告示里提醒,“非经营场所,不对外营业。” “准确地说,这里不是普通的咖啡店,而是‘自闭症实践基地’。”咖啡馆创始人曹小夏说,“做咖啡不是核心,跟人交流才是。”

(6月13日《中国青年报》)

自闭症患者被称为“冰箱里的孩子”,表现为语言及社会交往刻板行为、智能障碍等特征,而教育和训练干预是最有效、最主要的治疗方法,这家“自闭症实践基地”的咖啡店便是通过卖咖啡、服务形形色色顾客的形式帮助年轻的自闭症患者受到职业锻炼,学着独立跟陌生人打交道,进而融入社会。

这个过程是漫长艰难的,例如,非常简单的微笑鞠躬说“欢迎光临”,老师便用了80分钟的时间,且以后还要每天重复训练以免忘记,但老师和“顾客”们不厌其烦。在这里,价值两万多元的咖啡机是爱心人士赞助的,那些产自意大利、巴西、云南的咖啡豆也都有人定期送来,位于市中心的场地由共青团上海市委无偿提供,可见为了帮助这些患者走出自己孤独的世界,慈善人士及相关部门不遗余力。迄今已有4000多人报名来当“顾客”,人们一起用爱心、耐心和宽容为这些孩子营造出仿真的温馨世界。

然而,仅有爱心是不够的,将自闭症患者特殊对待,过分宽容会让整个探索失去意义。走出这间特殊的咖啡店,他们要面对的真实世界要复杂得多,这就需要更专业的指导,更科学的训练,更长的等待,以及更多力量的支撑。

自闭症患者“工作”咖啡店的实验效果让人惊喜,短短几十天,多数店员已经能主动走向顾客,熟练地完成点单流程,并试着跟顾客交谈。与人沟通的能力显著提升,一部分人已经能脱离父母,自己去坐地铁上班,这是不敢想象的破天荒的进步。然而,他们仅有8个店员,而很多地方也并没有这类特殊意义的“咖啡店”。

与有希望的“8”相对的,是一个更加庞大、令人担忧的自闭症谱系群体。据《中国自闭症儿童发展状况报告》推算,中国自闭症患者可能超过1000万。而大龄自闭症患者的就业“还在民间自行探索阶段”。这8个店员无疑是极其稀少的幸运儿,更使得这家特殊的咖啡店具有重大的样本意义。

政府要给予自闭症患者以最大关注和资金支持,指导并扶助有关机构开展对自闭症的医疗科学研究,唤起“更多的社会主体”长期关注,帮助日渐长大甚至老去的自闭症患者,帮助他们改善病情、提高生存能力和自理能力,提升生活质量,乃至融入社会。希望全社会都能对自闭症有足够的了解和科学认知,平等、宽容、友爱地对话沟通,共同探求解决之道,并将此类探索延伸到其他残障人士方面。而关爱弱势群体,培养现代公民的爱心和公益热情,向残障人士、弱势群体张开温暖的怀抱,当是文明社会的应有之义。

上一篇:谁推高了北京房租

下一篇:云南海南将有较强降雨 东北强对流天气频繁

分享到: 0

热点资讯

前瞻科技

商讯教育